中文

English

尊龙凯时解析蚊子三维轨迹中的宿主行为

发布时间:2025-02-17   信息来源:马雅利

昆虫能够通过整合多种感官线索在其环境中进行有效导航,以寻找合适的食物来源、交配伙伴或产卵地点。研究昆虫在动态嗅觉环境中的飞行行为需要进行详细的三维分析。本研究将聚焦于在三维环境中追踪Anopheles gambiae sensu lato蚊子的飞行,并分析在严苛气候条件下,蚊子如何利用人类体味和二氧化碳作为宿主寻找的线索。

尊龙凯时解析蚊子三维轨迹中的宿主行为

过往的研究表明,雌性嗜人血蚊子的远程飞行策略是在接触带有气味的空气后向上风方向飞行。如果嗅觉线索消失,蚊子则会调整航向进行横风飞行。在中等距离时,蚊子会受到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体味的影响,利用高对比度的视觉特征,并在存在近距离宿主线索(如体温和湿度)时开始着陆。尽管这些行为特征在所有寻找宿主的蚊子物种中普遍存在,但各感官线索的重要性可能因宿主偏好和日常飞行模式的不同而异。

本研究采用的新型气候控制风洞系统设计合理,以确保气流的温度、湿度与速度的稳定。在准备室通过引入气味源可有效调节气流。蚊子的飞行行为在特定的温度(27°C)、湿度(70%)和风速(0.22 m/s)条件下进行细致观察。气味刺激源自预备室内的玻璃环和穿过的袜子,二氧化碳通过玻璃环释放,而人类体味则通过被试者穿着的袜子提供。经过19-21小时的穿着,这些袜子成为有效的气味源,最长可达1小时。

在实验中,各种气味组合(如“空气/空气”、“二氧化碳/空气”等)被用来观察蚊子的反应。在第一项研究中,对447只测试蚊子进行实验后,结果显示人类宿主对蚊子的反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二氧化碳和人类体味的组合使得约70%的蚊子进入拍摄区域。这些数据表明,蚊子在宿主线索的影响下飞行的比例明显增加。

在对横风飞行速度的分析中,人类体味与空气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接触人类宿主的蚊子平均飞行速度提高了13倍,进一步强调了气味源在宿主寻找中的重要性。在研究的不同处理中,特别是二氧化碳和人类体味对蚊子落在目标区域的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在第二项研究中,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未对蚊子的宿主寻找行为产生明显影响,显示出二氧化碳并非单独的宿主线索。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人类宿主相关线索在吸引蚊子方面的关键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利用三维轨迹分析方法研究昆虫飞行行为的潜力与重要性,展现了尊龙凯时在生物医疗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这种深入的行为分析方法为未来在不同环境下探索昆虫飞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将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